其他账号登录: 注册 登录
AFCSMS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学术论坛
Academic Forum of Complex System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世界的未来不属于人工智能,而属于仿真人!

来源:ST社区

《机器时代:机器人统治地球后的工作、爱情和生活》绝对是我近年来读过的书中最为疯狂的一本!在这部厚达数百页的砖头书中,作者罗宾·汉森(Robin Hanson)向人们全景式地展示了一个由仿真人(emulations)占统治地位的世界。从这个世界的物质基础,到仿真人的衣食住行,再到这个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事无巨细,娓娓道来。

  令人惊异的是,如此“科幻”的题材,作者既没有采用科幻小说的形式,也没有采用未来学家们惯用的天马行空式的叙述,而是采用了极为学术的方式写作,严谨到了几乎每一句话都有文献注释。套用一句流行语言,完全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尽管这类似的写作风格绝不是该书首创——例如丹尼尔·德雷兹内的《国际政治理论与僵尸》一书的风格就与之十分相似——但叙事如此宏大、内容如此丰富的作品,却是同类书中独一无二的。

QQ浏览器截图_20180524231847_2DC809F3A45B4230956FFDDCB4B2C98F

  01

  离经叛道的预言未来者

  根据简历,罗宾·汉森是乔治·梅森大学的经济学副教授。但他从事的研究显然不能用经济学来概括。在他的论文发表中,少有诸如劳动力市场运行、市场竞争,或是资产定价等经济学家们关注的常规话题,而是充斥着像“人工智能与增长”、“模拟环境下的人类行为”、“经济奇点”这样科幻色彩浓厚的话题。这种研究的偏好或许与他转行经济学之前的职业经历有关。

  事实上,在他决定赴加州理工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前,他曾获得过芝加哥大学的物理学和哲学双硕士学位,并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美国航天局(NASA)从事人工智能的研究长达九年。

  长期的学习和研究经历早已塑造了他的世界观,为他指明了研究的兴趣点,而学习经济学,或许不过是为了再多寻找一个看问题的角度而已。

  在汉森的职业生涯中,也有一项成果是和经济学的论题颇为相关的。不过,这项成果并不是以经济学家们熟悉的论文或著作形式呈现的,而是一项从1988年就开始运行,至今已有三十年历史的项目。

  这个名为“预测市场”的项目通过博彩的形式,引导网民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由于社会行为往往是自我实现的,因此通过加总这些预测行为,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预言未来的效果。

  与此同时,这个项目还有助于把握相关舆情,因此能够帮助政府或有关机构对未来做好预案。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在公共事务和商业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机器时代》这部作品显然延续了汉森一贯的研究路数,是又一次对于未来的预测。只不过相比于“预测市场”项目,这部书所要预言的时代更为遥远、规模也要宏大得多。

  02

  仿真人世界,想象另一种可能

  1、未来不属于机器智能,而属于仿真人

  自从AlphaGo击败了多位人类围棋高手后,对于人工智能的忧虑就开始蔓延。很多专家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势不可当,不久之后,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奇点”就将到来。一旦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了人类,人类面临的将是被替代,甚至被淘汰的命运。

  作为一名长期研究人工智能的专家,汉森显然不同意这种观点。事实上,在数年之前,他就写过一篇长长的论文反驳对人工智能的忧虑,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并不如同想象的快,即使“奇点”会到来,也将是一个遥远的故事。尽管近几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但汉森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这种完全人造算法的人工智能并不可能在短期突破“奇点”。

  不过,汉森对另一种人工智能的技术路径则表示出了乐观,这种技术路径就是人脑扫描。

  他预测,随着人们对脑科学研究的深入,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人们就能够将人脑中的信息完整地扫描并上传到计算机,并通过电脑完整模拟出人类的思维活动。

  理论上,所有的人脑信息都可以被“复刻”,因此人的所有认识、行为模式,乃至记忆都可以移植到电脑上,这就相当于在虚拟的世界中重新创造出了一个人的副本。

  在书中,汉森称这种“人”为仿真人(Brain Emulation)。这种仿真人可以放置在某个实体,例如机器人上,也可以完全以虚拟的形态存在于电脑上。无论是何种形式,仿真人都保留了人类思维的最主要特征。

  2、渐行渐远的仿真人与人类

  仿真人是复制人脑而产生的,因此他们的智力并不会和其他未来学家预言的人工智能那样高到碾压人类,而是会和被复制的人类大体相当。不过,由于复制人脑的成本高昂,因此事实上只有精英阶层的人才能承担得起。由于精英人士大多有超越常人的智商或思维方式,因此作为其副本的仿真人在智力上也将要比一般的人类高。

  尽管仿真人在智力上并不能碾压人类,但他们有一项特殊的技能——加速。如果硬件条件允许,他们可以像现在玩电脑游戏一样,选择运行的速度。利用这项技术,人类需要一年完成的任务,他们用一两秒就可以完成。显然,在智力相等的条件下,更快的思考和行动速度就是优势,就是力量,这也就决定了仿真人的地位。

  那些运行速度越快的仿真人将获得更高的地位,而运行速度较慢的仿真人所能获得的地位则更低。当然,由于运行速度是由硬件支持的,所以隐藏在运行速度差异背后的其实是硬件的差异,或者说,更为根本的是财富的差异。

  根据汉森的设想,第一批的仿真人会诞生在人类聚居的城市,与人类共存。此时,支持和运行一个仿真人的成本是很高的,它不仅需要十分高性能的电脑、大量的供电,还需要冷却、安全等系统。

  当仿真人不断增多后,再让仿真人与人类一起居住就变得不再合意了,他们将被集中到某些独立的城市。由于规模优势的存在,在这些城市里运行仿真人的硬件可以被更廉价地提供,温度、湿度、振动、灰尘,以及电磁信号等因素都可以更好地被控制,因此仿真人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

  当然,从长远看,仿真人与人类的隔离居住是出于社会学意义上的考量。由于仿真人都是人类精英的副本,因此他们在生活方式、习惯等方面都和普通人存在着差异。正如战略大师谢林提出的“区隔模型”所预言的那样,如此不同的两群人最终会选择分开居住。

  当仿真人与人类分开居住后,他们的发展就和人类区分开了。由于仿真人整体智力上会略高于人类,并且拥有运行加速功能,因此他们能够创造出比人类更高的成就。这样的结果是,仿真人逐渐成为世界的主导,而人类却会逐渐边缘化,变得不再重要。

  有趣的是,尽管作为一个类概念,仿真人将会比人们发展更好、创造更多的财富,但是从每一个个体的仿真人看,他们的生活却未必会变得更好。

  由于仿真人是可以被不断复制的,因此只要在边际上创造一个仿真人的收益大于维持一个仿真人的成本,那么新的仿真人就会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其结果是,曾经被人们遗忘了很久的马尔萨斯的预言将会重新奏效——所有的仿真人所能获得的财富将正好等于维持他们所需的成本。换言之,迎接这些高效的财富创造者的将不是富裕,而是贫困。

  此外,由于仿真人的原型都来自于一个相对较小的精英群体,因此他们之间的差别也是相对较小的。这决定了仿真人之间的不平等程度将会很低。

  和仿真人相比,未来的人类生活要幸福得多。尽管他们在经济上已经处于相对不重要的位置,但得益于仿真人的创造,他们能够享受到的财富将远远高于过往任何一个时代。由于人类的生殖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从人均意义上看,人类的生活水平将比过去高出很多。

  不过,巨大的财富并不会被所有人类共享,不平等问题将会继续伴随人类。

  3、不一样的生死爱恋

  仿真人会生殖,会衰老,也会死亡。所谓生殖,就是由仿真人再复制出一个副本。这种复制可能是纯粹出于仿真人繁衍后代的愿望,但更多可能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

  和人一样,每一个仿真人副本被创造出来后,他就会具有生命周期。起初,他将没有任何经验,因此工作效率会比较低下,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本地经验(local experience)。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工作效率会达到最高。此后,他们的机能将会随之衰退(汉森没有解释原因,或许这是复制人脑的后遗症,也或许是源于支持仿生人的机器性能的老化)。

  当仿生人的机能衰退到一定程度时,它就要降低运行速度,步入退休阶段。如果他愿意的话,也可以选择死亡,不再作为一个副本继续运行。和人类不同,作为程序运行的仿真人并不害怕死亡,因为他们知道只要相关的信息被完整保留着,他们就可以随时再以同样的形式被复活。

  相比之下,仿真人更为惧怕的是信息的遗失,因为这样的话他们就不再会有复活的机会了。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汉森讨论的是仿真人的生死,但这段叙述对于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其实是非常有启发的。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作为一种意识不断地存续,还是保存着对于某一段历史、某一些人物、事件的记忆?通过对仿真人生活的分析,我们或许能够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尽管仿真人的生殖无需经由性爱,而是由程序复制直接产生的,但在汉森看来,人脑中有关情欲爱恋的信息也会被仿真人所继承。——尽管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看,这种观点十分荒谬,但它可能是符合现实的。

  事实上,现代人类对于性爱的需求要远远大于祖先,但这并非是出于繁衍子孙的目的,而是纯粹为了追求欢愉。照此类推,继承了人类思维的仿真人或许也会需要这样一种寻求快乐的方式。

  麻烦的是,和人类不同,仿真人的性别比例并不会接近1:1。这种性别比例的失调要追溯到复制人的产生——只有人类精英的大脑才会被复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社会中被认作是精英的男性要远远多于女性,因此在仿真人族群中男女比例将远高于1:1。

  在人类社会中,“剩男”的过盛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在仿真人社会中也是如此。

  根据汉森的设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仿真人社会中会掀起婚姻制度的革命,一妻多夫制度可能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婚姻形式。与婚姻形式的变革对应的是,女性的相对地位也会远比人类社会中要高。

  在书中,汉森除了对生死爱恋等仿真人的个人生活话题进行了探讨外,还花很大篇幅分析了仿真人组织的运作,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展开介绍了。

QQ浏览器截图_20180524231854_5831420688A0491b935514DE7FCFD11C

  03

  从未来回望现在

  尽管汉森本人认为《机器时代》是一部预言书,并且宣传书中至少有10%的内容会在未来成为现实。但在笔者看来,该书作为预言的价值其实并不大——至少不会有汉森想象的那么大。

  未来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因为它有无穷种可能。究竟书中的内容会有10%、20%、还是50%在未来成为现实,我想除非读者有机会成为书中所言的仿真人,否则以目前的人类寿命,恐怕很难亲自对这个结论进行证实或证伪。因此,即使这些预言都成真了,对于现在的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笔者看来,或许汉森本人都没有认识到,这部作品最重要的价值其实并不在于预言未来,而在于反思现在。和基于算法创造出的人工智能不同,仿真人是对人脑复制的产物,因此他们在本质上其实是人本身,在他们身上,有所有人类的优点,也有所有人类的缺点。

  所不同的是,他们有很多人类不具有的优点,例如可以不眠不休、可以对任务进行加速、可以无限复制自己……从这个角度看,他们应该被视为是一种加强版的人类,或者说,是“超人”。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为很多社会问题的产生而感到疑惑。例如,为什么富人会选择与穷人相互隔离?为什么技术的改善并没有带来人类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究竟性别差异的社会根源来自哪里?不过,由于“身在此山中”的缘故,作为人类的我们很难对这些问题做出正确的、圆满的回答。

  因此,我们需要一面镜子,需要有一个思想实验的场景,让我们跳出人类社会来反观人类本身。唯有如此,才能让我们对人类社会看得更真切、更通透。

  从某种意义上讲,《机器时代》就扮演了这个角色。或许是出于对未来的负责,汉森异常小心地对仿真人的可能未来进行了推演,而这种推演事实上恰恰都折射了人类的现在,并对很多当前的社会问题给出了答案。

  例如,他在书中提到了仿真人最终会和人类分家,会隔离居住。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由于主观上的歧视,而是由于成本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别。尽管汉森本人未必意识到了这点,但在这番推演过程中,他的逻辑其实和战略大师托马斯·谢林所提出的“区隔模型”十分类似。

  又如,书中关于仿真人尽管拥有更高生产率,但是却会陷入贫困化的推演,事实上也可以被理解为对技术进步条件下工人生活状况演化的一次分析。如果大家读过《资本论》,一定会发现这种推理和马克思对于工人贫困化的论述何其类似。

  再如,当书中说到,由于任务需要导致了女性仿真人的相对缺乏,进而让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相对地位获得了提升,这种讨论又和家庭社会学家们对婚姻模式的讨论多么接近。

  总而言之,虽然整部《机器时代》讨论的都是未来,但它其实只是现在的影子,是在通过技术的幻想,略去很多杂质之后,留下的现代的另一种可能。

  我想,无论是出于对外来的幻想,还是对现实的思考,《机器时代》都是值得一读的书。当然,平心而论,由于这部书是由非常严格的学术语言写就的,因此读起来并不轻松。如果可以将书中的内容改写为一部小说,或者会更适合其内容的传播,更能引发人们的思考。